新航通通信是一家全球性專業致力于為全球各類企業單位提供全面通信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提供商。香港電訊局牌照號為:1488;公司與香港電信、香港新世界電訊、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多家電信產業的知名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公司有近10萬在線用戶,客戶遍布全球;在深圳和香港都設有公司;在虛擬電話方面,已經有多年的歷史;是最早經銷虛擬電話的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
主要經營:香港飛線電話(香港一號通/香港傳真通)、香港包月電話、香港虛擬呼叫中心、香港虛擬辦事處、 世界各地一號通、傳真通、400電話、國際網絡傳真、國際回撥電話、香港網絡電話、國際網絡電話、國際800電話等產品...更多. 企業文化:專業打造虛擬電話王國,服務全球企業 企業宗旨:以誠為本,信用至上 |
網絡電話勢不可擋 今年將呈曲棍球棒式上升 (行業分析) |
發布者:新航通 發布時間: 2014-12-15 16:11 瀏覽次數:
|
從2003年底才開始向外界顯示出對VoIP有極大興趣的AT&T,此刻就“獅子大張口”提出一年內“吃掉”百個城市的計劃,顯然非一日之功 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在3月30日宣布將于今年年底前在美國100個城市推出網絡電話(VoIP)服務,價格將遠低于傳統有線電話服務。此舉是迄今為止美國主要電信運營商在介入網絡電話方面邁出的最大一步。 “網絡電話將在2004年‘曲棍球棒’式上升”, ICM早在1999年就這樣預測,而Juniper也在日前表示,未來五年中VoIP將為寬帶服務商們帶來470億美元的收入。不久前,美國最大的電話公司Verizon公布了與北電的合作,計劃在今年第二季度向所有寬帶用戶提供網絡電話服務,并將在2005年底之前把半數的長途電話從舊有的交換網絡轉到新的IP網絡上。而早在此前,新創立的網絡電話服務提供商Vonage和8x8等,已經在這個市場上打拼了些時日,Vonage目前擁有15萬用戶。 從2003年底才開始向外界顯示出對VoIP有極大興趣的AT&T,此刻就“獅子大張口”提出一年內“吃掉”百個城市的計劃,顯然非一日之功。AT&T這一大步,恰好邁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點頭”之后。2月12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公開表示,電腦之間通過互聯網以數碼方式傳輸的語音通話將不會受到傳統電信法律的約束。盡管他們所認定的“像發送Email一樣”的語音傳輸僅限于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但業內人士把這一決定認為是“網絡電話服務廠商贏得局部的勝利”。 獲得豁免的還包括較早在互聯網上有較大影響的獨立軟件“免費世界撥接”(FWD) 和Skype。當更多的人希望使用穩定且互聯互通的網絡電話服務時,他們選擇了Vonage這樣的獨立網絡電話服務提供商。不過,Vonage雖然搶占了先機,卻受到了網絡覆蓋、用戶規模、市場號召力、經濟實力等因素的制約。對于Vonage的前景,分析人士似乎并不非常樂觀:“由于電話服務對于大多數人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將等待大電話公司推出網絡電話服務。” 如果說免費軟件是感興趣者在投石問路,那么Vonage又算不算是另一些投石問路者手中的石塊?當明尼蘇達州把Vonage判定為數據服務公司而不是電話公司時,Vonage得到的好處是在該州內提供的VoIP服務不受電話公司條例的管轄。但“黃雀”也適時出現。專注于本地電話交換的Qwest通信國際公司隨即在去年12月8日開始向位于明尼蘇達州的幾百個寬帶用戶提供網絡電話服務,并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將此業務擴展到其覆蓋的14個州。 所謂“人們等待的大電話公司”,如AT&T和Verizon,在半年多以前甚至還對VoIP帶有抵觸情緒,以保護其電話網絡的固定投資。不過“扼殺優秀技術”的事情已經不會再有人去做了,它們只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例如“計算機平臺替代原有昂貴的程控交換平臺的趨勢”的出現。這時,強大的資金優勢可以讓AT&T的網絡電話服務提供前6個月每月19.99美元、此后每月39.99美元的價格。這不僅對美國傳統電話包月套餐50美元~60美元的價格,也對Vonage公司本地及長途電話包月35美元構成了直接威脅。這樣的情況下,“Vonage及其同行對AT&T或Verizon幾乎構不成任何影響,盡管它們正在賺錢,但用戶群太小了。” 對于網絡語音,微軟的做法也頗有“巨頭風范”。微軟早在Windows XP中內置了一項SIP協議(回話初始協議),它定義了PC機和公眾電話網、即時訊息軟件以及Internet電話網之間的通訊方式。業內人士曾指出微軟將來可能利用在操作系統市場的壟斷地位對傳統電話運營商造成“毀滅性打擊”,如今FCC對VoIP的放寬政策讓微軟可以在以PC為中心的通訊環境上擴展語音支持功能。不過微軟并未大舉進軍商業電話市場,它會不會成為電話運營公司不能確定,但是在網絡電話應用開發平臺這一層面上,那些網絡電話小軟的命運似乎是可以預見的,競爭將來自IBM這樣的公司。 VoIP應用到來之前,美國電話服務市場的最大身影是貝爾系統的各類衍生公司,他們75%以上的利潤來源于本地電話業務,也利用自己的壟斷優勢對網絡電話施加影響,例如收取接入費。但這一切可能會因為基于用戶寬帶網絡連接的網絡電話而徹底改變,例如AT&T每年支付給貝爾網絡的大約100億美元接入費就免了。 ![]() ![]() ![]() |